【奇闻365 www.qiwen365.com】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西周灭亡时间及原因(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过程)

发布时间:2023-12-18 12:59:40来源:奇闻365编辑:奇闻365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真相 > 手机阅读

公元前779年,十六岁的周幽王征讨褒国,意外得到了美女褒姒,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八年之后自己被杀死不说,国家也随之被灭掉,褒姒还沦为了敌人的战利品,经过各方利益重新洗牌,历史进入东周。西周灭亡是谁的过错?恐怕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烽火戏诸侯!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哄小孩子开心的故事。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君王,他的父亲就是赫赫有名的周宣王姬静。西周在周宣王即位前已经步入衰败,但经周宣王精心治理,又呈现出一片生机,于是被称为“宣王中兴”,只是这个局面没持续多久便熄火了。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与姜戎开战,称“千亩之战”。周宣王认为胜券在握,没想到一败涂地,致使周朝国力复入萎靡不振。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他14的儿子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

介于姬宫湦年少,周宣王临终前特意安排了郑庄公与虢公鼓辅政。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虢公鼓是虢国的君主,也是姬姓宗室。

周幽王年少,加上国力不振,又赶上岐山地震时他漠然对待,所以他没什么威信可言,一些诸侯国便不到朝廷进贡,其中就包括褒国。然而,周幽王虽年少,但骨子里像他先祖一样好战,于是便亲率大军征讨褒国。

褒国位于汉中,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而被封侯国。褒国与西周中间隔着秦岭,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天然屏障。当时关中通往汉中只有三条道路,由东到西依次为子午道、褒斜道、故道。

 

周幽王率三军,走褒斜道。周朝共设六军,每军12500人,三军为37500人,为全国兵力的一半。

其实褒国不到周朝进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利,所以国君认为有秦岭阻隔,周朝也打不过来,况且沿途还会有数不清的猛兽袭击。但让褒国国君没想到的是,16岁的周幽王竟然克服重重困难,奇迹般地兵临城下。

褒国国君惊慌失措,很快有大臣出主意说,周王举兵不过是为钱财而来,我们给他不就是了,为了更进一步稳固关系,大王可把女儿献给周王,如此立即化险为夷。之后,国君献出大量珍宝钱粮牲畜,又送上美女褒姒,周幽王顿时心花怒放,携美人准备回镐京。为了使周幽王尽快离开,褒国还派出相导引路护送。

 

褒姒生的如花似玉,国色天香,令周幽王后宫其他妃嫔黯然失色,立刻受到周幽王的独宠。褒姒投桃报李,与周幽王如胶似漆。因此,引得周幽王的王后大为不满。这位王后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她的儿子姬宜臼也被立为了王太子,但褒姒的到来让她感觉危机四伏。果然,在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便有了改换太子的想法。

周幽王的做法不符合礼法,因为“立嫡立长”的宗法制是周朝创立的,为的就避免“废长立幼”这个取乱之道的出现,所以也不应该受到大臣们的支持。没想到,两个顾命大臣郑桓公与虢公鼓却带头支持周幽王,其他大臣们也只好附和了。

郑庄公与虢公鼓并不糊涂,但有私心。郑桓公的封地在关中,他一心想得到更多的土地,但关中的土地都名花有主,于是只能向关中扩张。后来,郑桓公在太史伯阳父的谋划下得到了东虢和郐国的一些城池,建立了新郑。

 

新郑正好与毗邻申国,而申国也一直有扩张的意图,这样一来,郑桓公便与申侯产生了矛盾冲突。显然周幽王将申侯的外孙废掉,符合郑庄公的利益。而虢国是周朝的四大公爵国之一,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兄弟,位置在关中西南,是阻拦犬戎进攻的门户。

虢国同样不满足现状,毕竟是王室宗亲,只扮演了一个看大门的角色,而申国作为戎族之一却被封到土地广袤富饶的南阳。自申侯在南阳建国起,虢国一直就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所以虢公鼓也想借此机会消弱申国。

公元前775年周幽王废掉姬宜臼,立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为了避免姬宜臼被人加害,周幽王将他送回了申国。四年之后,申侯将姬宜臼拥立为平王,然后联络犬戎进攻周朝。周幽王急忙点燃骊山烽火台,诏令诸侯勤王。

 

第一个来勤王的是秦襄公秦开,之后郑桓公、虢公鼓,他们的军队与周幽王的六军加起来,总兵力有十万之众。申侯拥有三军,加上犬戎的一万余人,总兵力为五万余。从实力对比看,周幽王稳操胜券,但他以兵车为主,灵活度不够,于是在申侯与犬戎的南北夹击下溃败,周幽王与郑桓公战死、姬伯服被杀。之后,秦襄公向西退却,虢公鼓逃回封国。

战前,申侯对犬戎的许诺,只要攻破镐京,城内金银珠宝及粮食美女随便享有,于是大大激发的犬戎的斗志。破城后,犬戎王将丰姿绰约、光彩照人的褒姒占为己有,而犬戎士兵大肆奸淫掳掠,西周名存实亡。

在《史记》中,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的记载,故此,后人多把西周的灭亡归结于周幽王昏庸无能,取乐褒姒所致,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并且深信不疑。实际上这个故事杜撰的成分很大。

道理很简单,西周修建的烽火台一共才二十多座,均分布在骊山之上,为的就是戎狄来攻时预警。骊山位于关中中部,天气状况良好的话,整个关中的诸侯差不多都能看到,但是真正能勤王的诸侯寥寥无几,因为他们在戎狄的纠缠下都焦头烂额,很少能腾出手来救驾。

真正有实力打跑犬戎的大诸侯国都在关东,而他们不可能看到千里之外的烽火,所以周幽王三番五次戏弄天下诸侯搏美人一笑的说法压根就站不住脚,如果相信,只能说明还停留在小学生的认知。

 

周幽王是西周第十二位君主,他继位时接手的就是一个江河日下的烂摊子,当时东方的诸侯国都有保存实力,坐大自身的想法,所以周朝的衰落灭亡符合他们的利益,这才是他们按兵不动的原因。比如卫国、晋国等诸侯等到西周灭亡了才来,燕、楚等国干脆纹丝未动。等西周灭亡,开启春秋时代,天下诸侯如开闸的洪水肆意兼并他国,这就是孔子感叹的礼崩乐坏。

值得一提的是,太史伯阳父在周幽王即位后,就预测了西周的灭亡时间为十年,他也想为周幽王建言献策,只是一直没有被重用。西周的灭亡与褒姒存在着一定的间接关系,但关键还在于周幽王的决策错误。而末代君王被丑化已经成为下一个王朝开国君王的必修课,什么夏桀、商纣、周幽、隋炀帝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不这样做,又怎么能证明他们取而代之的合法性呢?

标签:西周灭亡

历史真相排行

历史真相精选

历史真相推荐